我們是誰?
吃貨!
我們喜歡吃什么?
什么不健康愛吃什么
我們健康嗎?
一身?。?/p>
沒有提示信息
信息來源:第一健康 閱讀 (532) 2017-08-30
人生活在世界上,外界環(huán)境物質無時無刻不影響著人體健康,而人生病,除了自身的身體素質原因之外,外界的環(huán)境物質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,尤其是飲食方面!
你知道這世界上有哪些飲食上的頭號殺手么?
癌癥第一危險物
國際癌癥研究中心,隸屬于聯(lián)合國世界衛(wèi)生組織,是專攻癌癥研究的跨政府機構。它將致癌因子分成5類,第一類致癌物屬于明確的人類致癌物。其中,離你最近的、常在你身邊出現的主要是以下幾種:
黃曲霉素
甲醛
尼古丁等
黃曲霉素
1993年黃曲霉毒素被世界衛(wèi)生組織(WHO)的癌癥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,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.黃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對人及動物肝臟組織有破壞作用,嚴重時可導致肝癌甚至死亡.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黃曲霉毒素B1最為多見,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強.
B1是最危險的致癌物,經常在玉米,花生,棉花種子,一些干果中常能檢測到。AFT已發(fā)現20余種。AFT主要污染糧油食品、動植物食品等;如花生、玉米,大米、小麥、豆類、堅果類、肉類、乳及乳制品、水產品等均有黃曲霉毒素污染。
甲醛
甲醛有刺激性氣味,低濃度即可嗅到,人對甲醛的嗅覺閾通常是0.06-0.07mg/m3。但有較大的個體差異性,有人可達2.66mg/m3。長期、低濃度接觸甲醛會引起頭痛、頭暈、乏力、感覺障礙、免疫力降低,并可出現瞌睡、記憶力減退或神經衰弱、精神抑郁;慢性中毒對呼吸系統(tǒng)的危害也是巨大的,長期接觸甲醛可引發(fā)呼吸功能障礙和肝中毒性病變,表現為肝細胞損傷、肝輻射能異常等。
尼古丁
煙民在吸煙的時候,無法把尼古丁和焦油、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分開,而讓人上癮的就是尼古丁。所以,就算尼古丁本身沒有致癌作用,但它起碼是焦油和一氧化碳等致癌物質的幫兇,人們因為吸煙患上了癌癥,尼古丁是絕對脫不了干系的。
特別提示:以上幾種是確認的致癌物質,但并不代表,只要你接觸了任意一個,就一定會致癌,畢竟,離開劑量和接觸時間談致癌都是空話。
糖尿病第一危險物
中國傳統(tǒng)的飲食以五谷為基礎,自改革開放以來,我們的糧食越吃越細,引進越來越多快餐等,多為高碳水化合物。
一頓飽餐后,隨著營養(yǎng)物質的吸收,血糖值(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)很快就升高了,但多數人的活動量越來越少,這些吸收的葡萄糖不能被馬上消耗掉,活躍的胰島素只能把盈余的葡萄糖儲存起來,但如果我們每天吃進去的熱量總消耗不掉,就造成了胰島素相對分泌不足,血糖值就越來越高了。身體若是長期處于這樣的狀態(tài),便會得糖尿病。
高血壓第一危險物:鹽
“鹽”與高血壓密切相關。流行病學數據表明,每日鈉鹽增加5~6克,收縮壓升高3.1~6.0毫米汞柱。
建議大家還是減少食鹽的食用量,不要超過居民膳食指南提倡的標準,即每人每日食鹽量應少于6克。也要少吃高鹽食品,比如一些腌制的食物等等。
高血脂第一危險物
? 高脂肪、高膽固醇食物
肥胖的人、飲食油膩的人最容易得高血脂,因為他們所吃的食物中多為高脂肪食物,比如豬油、肥豬肉、黃油、肥羊、肥牛、肥鴨、肥鵝等,這類食物飽和脂肪酸過多,脂肪容易沉積在血管壁上,增加血液的黏稠度。飽和脂肪酸長期攝入過多,可使甘油三酯升高,并有加速血液凝固作用,促進血栓形成。
此外,還有高膽固醇食物,如動物內臟、蛋黃等。
痛風第一危險物:高嘌呤
目前,痛風人群越來越年輕,20~40歲的中青年白領中有很多痛風患者。痛風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富貴病,年輕的時候如若吃得太好,缺乏運動,極易引發(fā)痛風。
痛風病人平時要少吃嘌呤高的食物,如海鮮、動物內臟、各種肉湯以及加工類食品如香腸、培根及各種飲料,可多吃新鮮蔬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