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有提示信息
信息來源:第一健康 閱讀 (418) 2022-07-11
胃癌是全世界發(fā)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。在2020年最新數(shù)據(jù)顯示,胃癌在全球范圍內發(fā)病率都是一路飆升,年新發(fā)病例達108.9萬,死亡人數(shù)達76.8萬!而中國有著世界上最多的胃癌患者,發(fā)病率在全球200 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中排在第 4 位。
可以說,胃癌嚴重威脅到國民的健康。尤其是近年來,胃癌逐漸呈現(xiàn)“年輕化”,加上早期癥狀不明顯,導致許多人在發(fā)現(xiàn)胃癌時都已經(jīng)到了中晚期,嚴重影響到了胃癌的治愈率。有數(shù)據(jù)顯示:在中國,每40 秒,就新增1 名胃癌患者;每 65 秒,就多 1 人因為胃癌離世。
根據(jù)全國胃癌協(xié)作組對400例早期胃癌的癥狀進行分析,發(fā)現(xiàn)早期胃癌病人的癥狀分布特點:
上腹部痛占83.3%
上腹部不適占36%
胃部悶脹感占37.8%
食欲減退占39.5%
返酸占37.5%
消瘦占33.8%
這些癥狀顯然都不典型,特異性也不強,很多人都會當作普通胃病處理,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。這主要是因為我們的胃分為四層,分別是黏膜層、黏膜下層、肌肉層和漿膜層。
胃癌最開始起源于胃的黏膜層,早期的癌灶很表淺,對黏膜的損傷也不大,不會出血、也很少影響到消化功能,所以很少出現(xiàn)癥。即便偶爾出現(xiàn)腹脹、消化不良、胃痛等非特異性的上消化道癥狀,也會被以為是單純的胃炎或消化不良等;
我們常說的早期胃癌,就是這種僅僅限于黏膜內的早期胃癌。如果這個時候能發(fā)現(xiàn),并及早治療,治愈率極高。
一旦錯失這個時機,,隨著癌細胞的不斷增殖,癌灶會越來越大,會逐漸侵犯到肌層、穿透漿膜層、進而引起脈管淋巴浸潤、遠端轉移,這就是進展期了。像網(wǎng)上常說的“早期信號”:黑便、貧血、消瘦、腹部包塊、疼痛性質改變等等,實際上是屬于中晚期癥狀。
臨床醫(yī)學上,胃癌分四期,在不同階段,胃癌患者5年內的生存率分別為:
I期92%
II期77%
III期46%
IV期8%
通過以上內容我們不難發(fā)現(xiàn),胃癌早期或者臨近癌變的癌前變化識別困難。
而且與結直腸癌癌前疾病常常是一眼看到的「小突起」不同,胃癌的癌前變化可能只是輕微的黏膜「色號」差別,所以胃腸鏡檢查應該成為常規(guī)體檢的必備項目。
比如,胃鏡能發(fā)現(xiàn)1-2mm的微小癌,而CT大于2cm才有可能被發(fā)現(xiàn),這不僅僅是10倍的差距,更是生與死的距離!
通過胃鏡,我們可以很清楚地觀察到食管、胃、十二指腸的內部情況,判斷胃粘膜是否發(fā)生病變,以及病變的部位、顏色、觸感、邊界情況等,從而對病變性質做出判斷。
所以,建議年齡超過40歲,且符合以下任意一項條件的人,要定期篩查胃癌:
胃癌患者一級親屬;
HP感染者
生活在胃癌高發(fā)地區(qū);
有慢性萎縮性胃炎、胃潰瘍、手術后殘胃等病史者;
存在胃癌其它高危因素(如抽煙酗酒、高鹽飲食、三餐不規(guī)律等);
有家族遺傳性(如家族性腺瘤息肉病、林奇綜合征等)。
很多人認為做胃鏡檢查是很痛苦的事情。因為在普通胃鏡檢查下的不適感,人體產(chǎn)生本能的痛苦反應,同時伴隨著緊張、焦慮、恐懼等抗拒心理。
其實“無痛胃鏡”這項檢查手段可以更直接、快速、方便檢查的進行,也不容易留下心理陰影。無痛胃鏡檢查是在普通胃鏡檢查的基礎上,先通過靜脈給予一定劑量的短效麻醉劑,接受麻醉后,讓患者在短暫的睡眠狀態(tài)下安全地進行胃鏡檢查,沒有任何不適的感覺及不良后遺癥,而且檢查完畢很快就能蘇醒。
如果是不想插管,不想麻醉或者是沒有插管、麻醉條件的人群則是可以選擇通過“膠囊胃鏡”來進行檢查。膠囊胃鏡僅一顆膠囊大小,隨水吞服膠囊即可輕松舒適地完成賁門、胃底、胃體、胃角、胃竇、幽門等部位的檢查,整個過程15-30分鐘,全程無痛無創(chuàng),無須插管、麻醉,可以做到隨做隨走,安全舒適。